分期乐、趣店竟仍可贷款给在校学生 是转型不利?还是利益驱使?

  • 来源:消费金融行业评论
  • 发表于: 2017-09-22 14:49:49
  • 责任编辑: ningdi

​近日,媒体报道,有大四学生在分期乐上申请到了12000元的额度,其中乐卡借款额度为6000元。她在开通乐卡的时候选择的是“我未工作”,学历选择的是“本科在读”。

近日,媒体报道,有大四学生在分期乐上申请到了12000元的额度,其中乐卡借款额度为6000元。她在开通乐卡的时候选择的是“我未工作”,学历选择的是“本科在读”。

  同一天,这位学生在趣店也申请到了1500元的借款额度,趣店并未向她核实过学生身份。

  尽管监管叫停校园贷,但大学生仍能从多个平台上借款。学生在分期乐、爱又米申请时均填写了学生身份,仍然拿到了贷款额度。

  监管部门严管下学生贷款APP仍多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21日,银监会召开的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就对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进行了反思。会上提出,要加强互联网金融与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持续推进网络借贷平台(P2P)风险专项整治,做好清理整顿工作的同时,加强商业银行对大学生的金融服务。

  今年6月28日,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到,从事校园网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

  9月6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分期乐、趣店竟仍可贷款给在校学生 是转型不利?还是利益驱使?

  在多部门联合禁令下,今年6月以来虽然校园贷有明显收紧,但学生还是能从不少网贷APP中“拆东墙补西墙”。在安卓应用商店和苹果商店中简单搜索“学生借钱”关键词,仍能搜索到大量相关贷款APP,其中不少直接以“大学生借款”为名。

  小额借款APP也在借款条件中表明“18岁以上用户,身份证即可借款”。“专科贷”、“我来贷”等则表示专为年轻人服务,“最快3分钟借款3万”。

  目前,主打客户群体为年轻人,规模较大的网贷平台包括分期乐、爱又米、趣店等,多名学生从上述平台可以借款。


分期乐、趣店竟仍可贷款给在校学生 是转型不利?还是利益驱使?

  分期乐仍可贷款给学生

  据新京报报道,9月12日,大四在校生舒同(化名)以手机号注册了分期乐账号,该APP的“乐卡”一栏显示只要开通该服务,就可以获得日利率0.049%的借款。

  舒同告诉新京报记者,点击“开通乐卡”后,分期乐APP跳出了“我是学生”和“我已毕业”两个选项,选择“我是学生”后,需要填写姓名和身份证号、学校和学历信息、紧急联系人信息以及个人银行卡号。最后经过刷脸认证,获得了贷款额度8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舒同获得贷款的过程中,明确选择了“我是学生”这一选项,并在最后成功获得了借贷额度。

  9月13日,分期乐APP进行了认证更新,将“开通乐卡”之后的选项更改为“我已工作”和“我未工作”。9月16日,大四学生张丽在申请时选择了“我未工作”,在填写本人信息时有“学历水平”的选择,其选择了“本科在读”,并按要求填写所在学校和入学时间,随后的“紧急联系人”资料中,除直系亲属父亲、母亲,还有“叔伯姑姨”可供选择,而“重要朋友”一项,可选择“室友”、“同班同学”、“男/女朋友”。该资料填写页面中,可以“选择联系人”从手机通讯录中一键导入。

  在完成一系列申请后,张丽从分期乐获得12000元的额度。从申请到获得12000元的额度,张丽仅花了11分钟。而在乐分期现金借款“借的到”中推荐使用乐卡借款,可借额度为6000元,单笔可借100元-2000元,日利率为0.049%,随借随还,最长可分期36个月,并显示“小额借款,3秒到账”。


分期乐、趣店竟仍可贷款给在校学生 是转型不利?还是利益驱使?

  分期乐成用户投诉重灾区

  9月14日在21CN聚投诉中,观察君发现有用户投诉:

  大学刚毕业就陷入培训贷,分期乐与商家培训机构合作,提供我们贷款,那时我们根本没有任何还款能力,但是贷款却能贷到,而且贷款19800全都直接给了商户,我们一分钱没有见到。商家现在同意我们退款,但是说他没钱,与我们签了一份还款协议,但是现在人已经联系不上了。我们联系分期乐,他们一直坚持说是我们贷的款必须要还,我们其中有的学员实在没钱还,已经逾期,每天都被分期乐催债。而且我是一天培训的课时都没上过,培训机构也根本就是没有任何教育培训资质,分期乐却与他们合作,分期乐还说他们自己是受害者。现在我们没有办法了,只能求助社会。刚毕业就要偿还本金19800的债务,利息高达6000,根本无力偿还。


分期乐、趣店竟仍可贷款给在校学生 是转型不利?还是利益驱使?

  宋先生表示,商家与他签订了退款协议,但截至9月16日,分期乐没有任何回复。

  还有大二女生投诉分期乐与商家合作,以提供工作为名,骗取大二学生上就业培训...

  监管禁止为何平台不止 是转型不成功还是利益驱使?

  在监管层掀起对校园贷市场整顿后,校园贷平台开始纷纷“转型”。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份,全国已有近60家校园贷平台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37家平台选择关闭。

  当前,一些网贷平台已从校园贷转战至工薪阶层和白领人群。昨日,记者登录多个热门网贷平台发现,在教育部6日明确禁止校园贷后,又有多家校园贷平台宣布退出校园贷业务,转战其他市场。

  不过,目前众多网贷平台面向的客户是18周岁以上的年轻人,如何区别其中的大学生?“18周岁和学生身份,是很难界定的。18岁可能是社会打工者,而25岁以上也可能是在读的博士研究生,还在校园里。所以校园和年轻人,是交合的概念,目前来看很难将二者理清。

  看来不少校园贷披上了“年轻的外衣”,这纯属于打擦边球的行为。

  所以很多网贷机构不承认自己是校园贷,或者是伪装起来的校园贷,对用户不做甄别,借款周期多为7天到三个月,利息非常高。

  隐藏高利率,将其模糊为各种“费用”,是很多消费金融公司惯用的手段。有用户在爱又米平台成功借出了100元贷款,一个月还清,结果显示应还金额为105.83元,按此计算该平台的月利率高达5.83%,年化利率高达近70%。

  然而司法解释对于高利贷的定义区间在于24%-36%的利率水平,如果按此定义,上述企业最终收纳的费用已超过这个标准。

  2017年,是中国消费金融发展的第十个年头,从行业来看,今年也是发展关键年。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加强行业自律、监管,是摆在消费金融行业的头等大事。

  对于打擦边球,仍然向学生提供贷款服务的平台,到底是转型问题还是高利率带来的铤而走险呢?


相关标签: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