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增长和升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消费金融也在优化我国宏观经济结构、推动我国金融业转型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导 读
居民消费增长和升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消费金融也在优化我国宏观经济结构、推动我国金融业转型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现状如何?风险几何?未来的发展思路是什么?就上述问题,6月17日,在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旗下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上,CF40成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发表了演讲。
据孙国峰介绍,2016 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达到 25 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32%,是最近5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尚有较大差距,上升空间仍然很大。
孙国峰提出,目前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消费信贷的结构发展还不够均衡,主要还是以住房贷款为主,从存量来看住房贷款占比始终维持在70%上下,是绝对主力。“不过,近年来互联网、电子商务以及网络分期等新型模式出现后,由于对用户信用程度和物流的把控,非房产或购车类的消费信贷体现出了更大的增长潜力,基于真实消费背景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更具优越性。”
孙国峰认为,消费金融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宏观金融政策传导效力、推动传统金融机构转型都有重要意义。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未来消费金融发展必须重视风险控制、征信体系建设、消费者权益保护、大数据等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场景金融的发展。
针对消费金融的风险管理和未来发展,孙国峰提出:
第一,是要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机构要建立更全面的贷前贷中贷后加内控的体系;
第二,要完善社会征信体系,特别是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信息纳入征信系统。
第三,重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消费金融机构要明确的、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消费者披露相关的风险,包括要明确利率、充分提示风险等。他特别提出,要加大信息共享机制建设,防止消费金融机构叠加授信额度超过个人偿还能力。
第四,为防止消费信贷演变成过度超前消费的催化器,金融监管部门、学术机构和媒体要通过网络教育等方式对消费者进行正面引导,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第五,要加强对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实现大数据风控与消费金融的融合发展。
第六,要以场景消费为支撑发展消费金融。比如,电商消费金融平台以电商自身的消费场景为基础,完善电商生态;商业银行则通过自建电商平台或与网络零售平台等合作,挖掘消费金融场景入口。
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by 孙国峰
消费市场新格局:多样化场景+多层次服务商结构
我国目前初步形成了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主体,信用卡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综合消费贷款等多种贷款品种组成的消费信贷体系,消费金融产品种类较为丰富。
但是,消费信贷的发展不平衡,结构单调。从2011年至今,中国消费信贷领域中住房贷款存量占比始终维持在70%上下,是绝对主力。这种情况主要源于银行风控体系的局限性:依靠不动产抵押物才可以发放贷款,这也是中国消费金融发展过去较长时间受到的主要约束。
近年来,互联网、电子商务以及网络分期等新型模式出现后,由于对用户信用程度和物流的把控,非房产或购车类的消费信贷体现出了更大的增长潜力,基于真实消费背景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更具优越性。
消费金融场景正在趋向多样化。一方面是线上场景,主要以电商网络购物赊销为主,伴随数字技术成长起来的15-34岁的年轻人是线上消费主力军。根据《中国消费趋势报告——三大新兴力量引领消费新经济》,在2010年仅有3%的私人消费来自于线上;2015年中国网络购物者总数近乎翻了三倍,达到4.1亿,线上渠道的消费总额已占私人消费的15%。报告预测到2020年,私人网上消费将以每年21%的速度增长,并占私人消费总额的24%。
另一方面,线下场景更为多样,以服务人们“住、行、学”为主,已覆盖旅游、安居(包括租房、装修)、教育(英语、职业、亲子等)、汽车(二手车)、医疗美容、婚庆等多个场景。比如:京东金融与线下商户合作,通过京东金融旗下小贷公司给用户授信,一次授信、分期还款。
而且,消费金融的场景从固定场景正向开放场景延伸,向用户提供开放场景式的小额信用贷款产品发展很快。
图 电商开放式场景金融平台
消费金融服务商结构也趋于多元化,目前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消费金融服务商体系。
首先,最主要的还是银行。商业银行是国内最多提供消费金融的机构,产品种类涵盖住房按揭贷款、汽车贷款、耐用品贷款、旅游贷款、助学贷款、信用卡、消费信用贷款等,目前个人的消费信贷中大部分来自银行的贷款。
其次是消费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的服务模式与银行类似,但审批流程相对简单,对客户要求更低,主要针对中低收入及新兴客户群,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灵活的特点,截至 2016 末,已开业和正在筹建的消费金融公司已达20 家。
第三是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包括电商平台的消费金融,如蚂蚁金服;分期购物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如趣分期等;细分市场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如主打车贷分期的平台等。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机构,如某些小额贷款公司也开始介入消费金融市场。
消费金融发展的宏观意义
首先,消费金融有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结构优化。
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消费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消费金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消费者资金融通的需要,起到刺激国内消费需求进而带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一是消费金融非现金支付方式有利于激发消费者需求,提高交易额,继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二是消费金融有利于消费结构的调整,提高居民消费层次,帮助消费者及早实现消费结构优化和调整,改善生活品质。三是消费金融可以通过消费者消费结构的变化来调整产业投资方向,影响产业结构,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其次,消费金融有利于提高宏观金融政策的传导效力。
一方面,消费金融提高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的效率。扩张性货币政策会降低名义利率和耐用消费品的相对价格,激励消费品生产商和信贷机构雇佣更多员工、提高消费品产量和信贷供给,从而影响当期消费决策。在引入消费信贷后,利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消费信贷,相同的流动性投放会带来利率的更大降幅,货币政策传导的效力也会相应提高。
另一方面,消费金融拓宽了货币政策传导的信用渠道。在消费信贷出现以前,货币政策传导的信用渠道主要是中央银行流动性投放影响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从而影响企业投资需求。引入消费信贷后,中央银行流动性投放通过消费信贷可以影响个人消费需求,从而影响总需求。
第三,消费金融有利于传统金融机构转型。
一是金融行业通过对资产结构的调整,避免了单一的资产结构,有利于资产结构多样化,可以达到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分散风险的目的。
二是消费金融风险较低,在计算资本时风险权重系数较小,避免了银行因为扩张资产而受到资本的约束,降低了对资本的依赖。
三是消费金融行业的不断竞争倒逼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改革创新。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不能再只依靠传统的存贷利差获取利润。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种类丰富,各类主体之间的有序竞争促进传统金融机构改革创新,开发多样化的消费金融结构产品,消费金融成为传统金融机构重要的新业务增长点。
中国消费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消费金融发展强劲,潜力巨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消费金融风险控制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没有经历过完整的经济周期性波动,特别是一些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成立时间较短,技术和人力资本不足,对相关资产的风险管理能力欠缺,更需防范相关风险。
二是个人征信体系还不完全适应支撑消费金融审批及风险防控的需要。
三是部分消费金融机构漠视消费者权益保护,未能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个人信息不当使用突出,个人隐私泄露时有发生。
四是在消费金融发展的同时,一些机构宣传超前消费观念,利用消费者的攀比心理,甚至采取虚假宣传、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部分消费者,尤其是缺乏金融知识和社会阅历的年轻人过度借贷,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给消费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发展消费金融需加强风控并完善社会征信体系
中国的消费金融发展方兴未艾,未来消费金融发展必须重视风险控制、征信体系建设、消费者权益保护、大数据等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场景金融的发展。
首先,消费金融业务的核心是风险控制,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消费金融服务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要建设自动化的消费金融决策体系:多模块的专家决策系统、多渠道的外部信息采集方式、智能化的风险评估与决策架构、动态的数据分析机制等。实现风险管理全流程控制:在关键风险控制岗位贯彻风险控制责任和操作规程,实现不同岗位相互制约和交叉验证。完善全渠道的资产质量控制机制:建立不良贷款的化解和催收机制、贷后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及相应的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内控合规管理政策、制度、机制和工具,防范员工的操作风险。从而打造涵盖“贷前、贷中、贷后+内控”的核心风险控制体系。
其次,逐步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将消费金融尤其是互联网消费金融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加快建立消费者个人信息数据库,推进个人商业信用数据、个人五险一金数据、个人人事档案数据、个人消费数据、个人金融数据等多维数据的整合,逐步形成覆盖人群广泛、信息多元的征信数据库。
第三,随着消费者金融受众的增加,要特别加强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教育工作,注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要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方向,完善相关金融法律制度,加强相关机构的信息提供义务和对消费者个人隐私的保护。消费金融机构应当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准确向金融消费者披露可能影响其决策的信息,包括要明确利率,要充分提示风险,不得发布夸大产品收益,掩饰产品风险等欺诈信息。研究出台针对个人信息使用的规范和准则。加大信息共享机制建设,防止消费金融机构叠加授信额度超过个人偿还能力。
第四,为防止消费信贷演变成过度超前消费的催化器,金融监管部门、学术机构和媒体要通过网络教育等方式对消费者进行正面引导,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强消费者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五,加强对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实现大数据风控与消费金融的融合发展。金融行业是一个数据密集型行业,无论是传统的线下业务还是新型的线上业务,竞争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数据。现在的消费金融服务商都累积了大量的线上、线下数据,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个人征信数据的不足,用好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它们更好的了解客户、挖掘客户需求、实现精准营销和信用风险管理。
第六,以场景消费为支撑发展消费金融。消费金融需要庞大场景作支撑,场景是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和电商从事消费金融的基础。消费场景多元化并贴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使线上、线下、线上+线下的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具渗透力。比如,电商消费金融平台以电商自身的消费场景为基础,完善电商生态;商业银行则通过自建电商平台或与网络零售平台等合作,挖掘消费金融场景入口。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