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预期收益率从2014年2月的21.63%降至今年11月的9.49%
综合预期收益率从2014年2月的21.63%降至今年11月的9.49%
即使具有“踩雷”的高风险,互联网网贷平台理财(主要指P2P理财等)对广大投资人的吸引力仍然不减。
从网贷之家统计数据来看,尽管行业综合预期收益率已从2014年2月的21.63%降至今年11月的9.49%,但活跃投资人数却一直保持增长态势,截至今年11月,投资人数已达454.1万人,比2014年1月的17.19万人增加26倍,相比于2014年同期增加近6倍。
“相比于银行理财等传统理财方式,P2P模式的风险仍然很大。它要求投资者具备很高的金融素养,能够不断识别平台的安全性。”12月10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冀志斌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现在在规范整顿平台,但网贷的风险安全网建设和持续经营能力一直存疑,风险管理能力能够达到专业水平的平台少之又少。”
“奔着高收益来的,‘踩雷’也认了”
“不敢在一个收益较高的平台待太长时间,一般3-5月就撤出再换一批,像陆金所等这样的大平台收益就相对低一些,一些新成立或者准备融资的平台收益和奖金就高。”60来岁的张先生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收益越高当然风险越大,‘踩雷’的可能性越大。”
张先生介绍,2015年开始进入网贷行业投资,所投金融大概百万元,因为基本没踩到雷,现在的年化收益率有15%左右,比银行理财等高几倍。
对于2017年3月进入网贷投资的毕先生说,现在50%以上的资金投在24个月以上的中长期标的上,中长期标的收益率在16%以上,再加上从各网贷平台的优惠高返活动、新用户注册活动等进行“薅羊毛”,其年化收益应该在20%左右。
毕先生表示,“买房限购、炒股慢,在尝试过银行理财、打新股、炒股票、玩基金、黄金外汇这些理财方式之后,我认为最赚钱的是打新股和P2P理财。”不过,他也“踩雷”一次,在某网贷平台上损失1万元本金。
“做好的话,现在网贷年化收益率确实能到15%-20%。”多位网贷投资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哪怕像毕先生这样发生一笔踩雷情况,但因为收益率确实较传统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要高出不少,对损失的覆盖也较大。
“本来是奔着高收益来的,所以‘踩雷’也认了。”一位投资者说,“但更多人寄希望通过‘技术交流’能赚到钱。”
“网贷相比其他固定收益类产品,在收益率,便利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随着行业规范,风险性也比之前有降低,投资人的认可度也在上升。”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前两年网贷行业收益率下降比较明显,今年收益率已经基本企稳了,年化收益率大概在9.5%到10%。”
投资者更为理性,“薅把羊毛就跑”比重逐渐减少
高收益率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在这一新兴的互联网投资渠道积累。
网贷之家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1月底,P2P网贷行业的活跃投资人数已达454.1万人。历史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月、2月,网贷行业活跃投资人仅17.19万和16.53万人,随着行业的爆发式发展,到2014年11月和12月,网贷平台活跃投资人已达82.72万人和90.82万人,接近100万人。到2015年11、12月,网贷平台活跃投资人已达300万人左右,2016年12月网贷平台活跃投资人突破400万,达到411.88万人。
这就意味着,从2014年1月到2017年11月约4年时间,网贷活跃人数增长26倍,虽然2017年以来增速放缓,但活跃人数增长态势明显。
“收益率对投资人仍有不小的吸引力。比一般的银行理财收益要高出一倍,投10万一年平均能获得1万左右的利息收益。”某资深金融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直言,“在投资渠道有限的前提下,仍有不少投资人难以抵抗高收益诱惑进入这一领域。”
“今年问题平台发生数量也降低了,退出平台以停业为主,以往‘跑路’、‘倒闭’事件在今年出现得较少。”于百程分析说,从投资期限来看,今年投资者偏短中长期,平均期限是9个月左右,投资上更为理性,“薅把羊毛就跑”的比重在逐渐减少。”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深金融学专家冀志斌看来,“借新钱还旧钱”的强行刚性兑付方式还在系统内部发生,网贷理财的风险还依然较大。“合规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利率逐渐降低也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网贷理财就要做好‘踩雷’准备。”
他建议,投资人在进行网贷理财时,一是要选择背景可靠的平台,如阿里、平安等大平台;二是要分散投资,不要把资金放在某一两个平台;三是对收益率高和期限长的标的及平台保持警惕,抵抗高息诱惑;四是尽量不要通过做杠杆来进行网贷理财风险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