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而用以评价是否“好借”的个人征信将迎来一个新时代——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已受理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筹)(以下简称“百行征信”)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这个平台一旦顺利通过公示期,下一步便是批准筹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合规监管不断加码的情况下,百行征信通过对多维度的征信记录进行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有利于共享个人征信信息,化解互联网金融行业信息孤岛的困局,提升行业风险定价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
主要服务对象是互金机构
根据央行公示的信息,百行征信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和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考拉征信、中智诚征信、华道征信8家市场机构共同发起组建。
“百行征信的这种组建方式,有望解决这一机构的权威性问题,也有助于引入市场因素,活跃市场参与,并以企业的标准优化治理和改善经营。”信而富CEO王征宇指出,百行征信将与现行央行征信中心形成有效补充。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目前能够提供个人征信服务的只有央行征信中心及其下属的上海资信公司,服务对象为传统金融机构。央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作为目前的官方征信系统,截至2016年3月,有征信记录的自然人为3.9亿,占总人口数不到30%。
“此前央行征信中心并没有全部覆盖到互联网金融用户,百行征信作为平行于央行征信中心的机构,其主要服务对象是网络小贷公司、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和消费金融公司等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此外,还包括从事反欺诈等服务的第三方符合资质要求的机构。”互联网金融行业观察人士袁涛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信用信息,但由于征信体系不完善,过度多头借贷、借贷诈骗等乱象屡见不鲜。
以现金贷行业为例,中智诚征信数据显示,现金贷行业的共债比例一度超过80%,人均借贷次数为4-10次,借贷频次较高。
“未来,用户在网贷平台的还款记录不仅会被上传至百行征信,与传统金融机构、公检法及监管部门等共享信息,一旦形成信用污点,不仅无法在别的网贷平台上借到钱,在银行、其他线下借贷、个人就业、出行、求学、购房等各方面都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袁涛指出,百行征信的个人信用信息以个人负债信息为主,与负债密切相关的其他信息为辅。
数据共享标准有待统一
据此前媒体报道,百行征信采集信息的主要来源是网络小贷、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和消费金融公司等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
“但对于百行征信采集哪些个人信息、如何采集、信息数据的算法比重如何分配等问题,目前还没有细则公布。”在民投金服CEO陈明看来,百行征信未来的发展也面临系列难点,包括真正的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市场化原则运作,数据源的真实性甄别、及时性与适当性提供等等。
从百行征信的股东结构看,互金协会持股36%,其他8家征信机构分别持股8%。
“这8家机构是央行2015年确定的个人征信牌照试点机构,但8家机构在各自开展个人征信业务时的‘实力’并不均衡,除了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和前海征信有自己独特的数据获取来源外,其余大部分征信机构手上的数据雷同。正是由于这些机构在准备期表现不佳,央行也迟迟未下发个人征信牌照。现在8家机构虽‘实力’不同,但在百行征信的‘发言权’相同,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每家机构能公平公正地实现信息分享是重中之重。”一位不愿具名的征信行业人士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百行征信作为一家市场机构,并不具有强制各家机构接入数据的权力。
王征宇则认为,百行征信的首要一步是统一数据共享标准,明确8家征信机构股东的利益分配,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从业机构的数据上报和质量义务。
对此,百行征信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百行征信未来将严格按照网络安全法、《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机构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制定业务制度、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和数据标准,确保信息的准确客观记录和合法合规使用,提高个人征信业务透明度,合法合规的采集和使用个人信息,对个人信用作出公正评价,防止个人信息被过度采集、不当加工和非法倒卖。
不可回避的个人信息保护
事实上,如何在开展个人征信时保护个人信息,一直都是征信行业面临的难点。
据互联网金融领域垂直门户零壹财经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73起因违法征信相关规定而被处罚的事件,“未经同意查询个人信息”占了被罚原因中的很大一部分。例如,去年3月,马上消费金融就因涉嫌违法提供或泄漏信息,被央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处以39万元的罚款。
“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个人信息保护的统一法律,到目前为止,不仅缺少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统一的专项立法,已有的规定还分散、不全面,没有形成独立、统一的原则、目标和措施,难以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保障。”上述不愿具名人士谈道。
在王征宇看来,个人信息保护将是个人征信监管的核心内容之一,而我国缺少相关的法律顶层设计,也将成为百行征信发展壮大的巨大障碍。
“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尚在制定中,《征信业管理条例》也并未对个人信息采集的边界和监管尺度予以明确。无论在个人信息采集的边界上,还是在个人信息的调取上,中国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王征宇进一步说。
对于信息采集,上述百行征信相关人士介绍,百行征信将以“最低、适用”原则采集个人信用信息,只采集个人借贷数据以及个人身份识别信息等支持类信息;而对于个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等个人隐私信息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将被严格禁止。
“此外,对于信息的用途,未来也将会有明确的规定,百行征信采集的个人信用信息主要应用于借贷等经济交易场景,禁止将个人信用信息用于社交、婚恋等与借贷活动无关的场景。未来在采集信息时,百行征信不仅要获得个人授权,且特定用途特定授权,禁止一次授权反复使用、无限使用。更将严格履行保密业务,诚实守信,确保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上述百行征信人士称,百行征信的个人不良信用信息也将5年“更新”一次。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予以删除。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个人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