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鏖战激烈的支付市场,银联既是老将,又是新兵。16年前,银联诞生,当时万事达抢先一步在国内发行银行卡,银联后发制人迎头赶上。如今,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机构迅速崛起,线上支付一夜遍地开花,银联推进二次转型,入局新战场。
<iframe id="sinaadtk_sandbox_id_0" vspace="0" marginheight="0" frameborder="0" allowtransparency="" name="sinaadtk_sandbox_id_0" marginwidth="0" scrolling="no"></iframe>
葛华勇 |
⊙上证报两会报道组
在鏖战激烈的支付市场,银联既是老将,又是新兵。16年前,银联诞生,当时万事达抢先一步在国内发行银行卡,银联后发制人迎头赶上。如今,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机构迅速崛起,线上支付一夜遍地开花,银联推进二次转型,入局新战场。
随着支付方式变迁,银联的标志从银行卡上跑进智能手机里,从中国走向全球168个国家及地区。“当前我们正在积极推动市场化转型。”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联董事长葛华勇在政协经济界委员驻地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加大移动支付投入的同时,也要保障传统银行卡的优质服务;深入乡村地市的同时,也要迈向国际,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而银联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式综合支付服务平台。
从线下到线上:竞争新格局 激发新活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开放银行卡清算等市场。
对于开放带来的市场化竞争,葛华勇早有感受,也正是多头竞争的压力,激发出了中国银联在新时代的新活力。
“实际上中国的银行卡市场,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已经逐步开放。”葛华勇说。
对于银行卡清算等市场的开放,“我们持积极、欢迎的态度,开放带来的合作与竞争关系,能够促进银联转型发展,形成竞争的动力。”葛华勇表示,像当年银行业对外资的开放,促进了中国银行的上市、转换机制、剥离坏账等,如今支付市场的开放也是一样。
长期以来,中国银联一直与Visa、万事达等开放式卡组织在支付安全、支付创新和金融普惠等领域有着合作关系。
作为同样由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清算机构,去年新成立的网联,更是被市场认为会与银联形成竞争。“不能简单用竞争来形容。作为具有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中国银联同时具备线上和线下业务的转接能力,经过16年的积累,有着更为完善的综合服务体系,在支付、清算、差错、风控等各个方面都与合作伙伴建立了长期合作发展的关系。”葛华勇说。
根据监管要求,目前切断支付机构与银行直连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而银联和网联平台各自能获得多少机构和银行的接入,成为市场关心的话题。
为了满足支付市场需求和后续工作推进,银联早已提前筹备。一方面是搭建了新一代银联无卡业务转接清算平台,目前已与包括17家全国性重点商业银行、180余家区域银行完成联网,开始规模化承接各类业务。
另一方面,实现核心转接清算系统扩容。2017的系统扩容,使核心系统的交易处理能力翻了一番,达到同业领先水平,为断直连后业务量陡增充分做好准备。
从断直连的进展来看,截至目前,中国银联已与包括10余家主要支付机构在内的上百家成员机构达成合作共识,其中70余家机构已经完成平台对接或正在开展对接工作。
科技金融颠覆市场 监管与创新并举
近年来,在技术力量的加持下,支付市场沧海变桑田。支付模式从传统刷卡变成NFC闪付、远程在线支付;支付场景从面对面支付延伸到随时随地支付。
然而,科技金融创新在带来便利的同时,风险也暗藏其中。一些打着创新旗号、行诈骗和非法集资之实的违法违规行为,给市场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例如此前出现过的e租宝事件。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取得明显进展。而支付作为金融的重要环节,也必须筑起防控风险的“防火墙”。葛华勇强调要持牌经营,“金融科技在本质上还是金融,只要从事金融活动的,各个国家都是持牌经营。一定要提高准入门槛,要从严监管。”
全国两会期间,葛华勇和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局长金鹏辉联合建议,抓紧研究制定《电子支付法》,严格规定支付机构的市场准入、备付金风险管理、反洗钱与反恐怖主义融资等方面的义务和监管要求等,从法律层面明确产业参与各方权利义务关系以及监管职责分工,从而防范支付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
不过,强监管并不意味着不创新。“创新与规范并举,不得偏废任何一方。”葛华勇表示,目前银联正在大力推进新兴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快公司基础数据平台建设,推进云计算平台建设和迁移,加速金融民生领域场景建设。
作为迎战线上支付的利器,“云闪付”APP自推出以来,不断占领市场份额。今年2月环比新用户增长超400%,日均活跃用户增长超200%。
深耕消费场景 拓展业务下沉地市
在移动支付向不同消费场景拓展的战场上,各家支付机构竞争激烈。据葛华勇介绍,地铁、公交、教育、旅游等领域将成为银联下一步的重要布局点。
在出行领域,银联已经先行一步。2017年,全国地铁公交领域的银联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超过三成,特别是下半年大幅提速,12月相比年中时交易增幅近一倍。在上海地铁、广州地铁、杭州公交日交易笔数分别突破50万笔、30万笔、60万笔。
同时,校园成为移动支付新兴场景。“现在大学每年录取七八百万大学生,他们在校园食堂、便利店消费刷卡,我们都可以用闪付代替。”截至2017底,“云闪付”APP走进全国15个省市51所学校的近百家食堂,其中武汉大学日均交易笔数达数万笔。
而未来,新兴消费的快速兴起,将为移动支付打开新蓝海。政府工作报告显示,5年来,我国消费贡献率已由54.9%提高到58.8%,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消费升级将带动移动支付不断渗透新领域。
“我们最近要加大对二级地市及以下市场的投入,农村市场依然潜力巨大。”葛华勇说,中国地市以下的人口是大数,现在农民也富起来了,也产生了相应的消费需求。
作为央行重点工程,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也是银联下一步的重要工作方向。2018年全国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城市将由19个增加至100个。
在葛华勇心中,银联发展蓝图已逐步清晰。未来,银联线上线下的支付网络不仅将覆盖全球,也会渗透到各个领域,真正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式综合支付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