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断直连”这一刀,谁受伤,谁受益?

  • 来源:虎嗅网
  • 发表于: 2018-04-10 15:43:00
  • 责任编辑: ningdi

据21世纪经济报道,3月31日晚间,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合规清算的路上,网联先发跑通第一笔交易,由“渤海银行”作为收单方发起的一笔1.88元的微信支付交易,“网联清算有限公司”参与转接,最终成功支付。

原标题:第三方支付“断直连”这一刀,谁受伤,谁受益?

第三方支付“断直连”这一刀,谁受伤,谁受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3月31日晚间,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合规清算的路上,网联先发跑通第一笔交易,由“渤海银行”作为收单方发起的一笔1.88元的微信支付交易,“网联清算有限公司”参与转接,最终成功支付。

银联紧随其后,4月1日早上,银联公告称,中国银联与财付通开展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合作,正式开展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合作。

银联、网联在微信支付齐发力,而距第三方支付“断直连”大限也只有三个月,第三方支付机构有人欢喜有人忧。另一方面,银联、网联结算业务相似,二者对结算这块蛋糕恐怕也有一番计较。

结算蛋糕与监管风险

在之前,官方结算机构只有银联一家,负责线下支付的清算工作。银联的转接清算模式业务流程是收单-转接-清算,涉及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和转接清算平台三方,按照7:2:1的比例进行分成。银联作为唯一的转接清算平台,可以稳拿一成的刷卡手续费,同时还可以向收单机构收取万分之二的银联品牌管理费。

但这种分成机制让收单机构的获利甚微。2013年左右第三方支付曾呼吁由7:2:1改为5:4:1,在呼吁整改无果之后,第三方支付开始选择绕过银联,直连银行。银联作为官方转接清算组织,在快速增长线上支付上,成为被边缘化的存在。

虎嗅作者薛洪言曾分析:

当时第三方支付和银行打交道多在分支行层面,支付机构备付金可以增加银行存款,直连模式下,银行愿意降低费率甚至免收一些费用。由于无需向银联缴纳转接清算费和较低的银行收费,第三方支付收单机构可以在向特约商户低收费的前提下实现盈利,皆大欢喜。

2013年的调研数据显示,在线上支付业务中,非金融机构向银行支付的实际手续费率平均仅为0.1%左右,大大低于银联网络内0.3%~0.55%的价格水平。曾有数据显示,因第三方机构结算绕转银联,导致银联每年手续费损失约30亿元,显然是很大的一块蛋糕。

绕过银联,自己完成清算工作,第三方支付清算没有相应的授权和监管,央行无法监控资金流向,让诈骗、洗钱等犯罪行为有了可乘之机,第三方支付这种操作是央行不可能不允许的。

为此央行成立网联平台,负责线上支付的清算工作,并发布《关于规范支付创新业务的通知》《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渠道接入工作相关事宜》等相关通知和规范,主要目的就是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断开与银行直连,必须通过合法清算机构完成清算,2018年6月30日将关闭第三方非银行支付机构主要代扣渠道。

简而言之,第三方支付必须通过银联或网联进行清算。而在“断直连”之前,银联和网联争相进行清算服务,针对银联和网联相似的清算业务,北京商报《新规实施,网联银联正面交锋》一文认为:

银联在送走了支付巨头的三方竞争模式后,又迎来了网联的竞争。也因如此,自网联筹建消息传出后,市场中一直有声音认为,两家清算机构之间可能会存在业务重叠。对于银联来讲,此前有观点认为,目前线上线下业务界限并不明确,银联失去了在银行卡清算基础上也做互联网支付清算的机会,这块业务拿不到了。不过,目前看来,银联并不甘心放下这块蛋糕。

而银联和网联也各有优势,薛洪言认为,网联与第三方支付机构有股权关系,且是纯粹的清算机构,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也没有竞争关系;而银联既是清算机构又有支付机构,与第三方支付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但也有分析分析人士认为银联有十几年的线下收单经验,在运营经验和渠道资源上更具优势。

整体上来讲,易观分析师王蓬博认为,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清算市场竞争者增加,费率会走向市场化,支付机构的成本会降低,享受的服务会比之前更好。

大限在即,谁焦虑,谁受益?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新规的实施并没有实质影响,但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则是伤筋动骨的一刀。在现有的第三方支付行业格局下,支付宝和财付通占据了第三方支付90%的市场份额,二者也将是受“断直连”新规影响最大的两家。

一方面银行直连的低费率不复存在,更重要的是断掉银行直连后,用户规模不能再成为增加银行直连数量的砝码,改变了大小支付平台不同“玩法”的现状,从制度上挖倒头部第三方支付的壁垒。

新规让第三方支付在上游的竞争回归公平,支付场景会成为第三方支付发展的首要因素。

在过去的一年里,阿里和腾讯都在线下“买买买”,线上消费格局逐渐趋于稳定,线下支付场景成为二者的必争之地,二者不仅布局零售、出行、外卖餐饮、生活缴费等高频消费入口,甚至在某些商超出现了“二选一”的现象。当然这不仅是支付场景之争,也是用户消费数据之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曾公开表示“这对较为弱势的小型支付机构是个利好”。但新规可能会让阿里、腾讯受影响,会让小型支付机构有公平竞争环境,却未必能改变第三方支付市场。

支付宝和财付通的龙头地位很难撼动,据公开数据,支付宝用户数量超过4.5亿,微信支付用户数量超8亿,阿里和腾讯在分别扎根电商和社交领域的同时,也在不断通过收购拓展生态版图,增加支付入口。马化腾曾表示布局零售的原因之一是“对支付有好处”,二者也都舍得花钱买更多的流量、场景,即使有银联背景的云闪付也未能打破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强对峙的格局。

除了阿里、腾讯,也有其他拥有高频支付场景的企业,例如美团和滴滴,但很难让消费者选择新的支付入口,在点美团外卖时,有很多人选择使用美团支付?美团和滴滴在外卖餐饮和出行等方面有高频的消费服务,同时还在不断拓展消费场景,但即使做透自身业务,也很难有能力再延伸和占领到其他场景。


而在网联的股东出资表上,除了阿里和腾讯,也发现了京东、万达、百度、顺丰、网易、盛大、小米等企业的身影,但同样,难以延伸规模,都很难说有能力突破现有格局。

还有一类支付势力是终端硬件企业,例如小米、华为和苹果等,NFC技术银联已推动多年,仍没有做起来。NFC 支付技术的好处是无网络也可以使用,如在小米、苹果支持地铁卡。但缺点也很明显,需要硬件支持成本比二维码要高,只支持近场支付,无法扫码支付,场景有限。

总结以上,第三方支付的关键还是在于支付场景的支持,这一点支付宝和财付通优势明显,老格局很难打破。银联和网联的角力,会让清算费用市场化,对第三方支付是好事,也对中小支付机构是利好,但断掉银行直连之后,中小型第三方支付中仍很难有新的挑战者出现。


相关标签:
第三方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