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6月央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新增“非金融机构存款”项目(即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款)已有一年时间,据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支付机构交存备付金规模达5008.36亿元,比2017年6月初次公布的840.77亿元翻涨了近6倍。业内人士表示,根据央行要求,交存比例本月起还会逐步提高至100%,因此交存规模还有上升空间,预计今年末就会突破万亿元。
自2017年6月央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新增“非金融机构存款”项目(即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款)已有一年时间,据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支付机构交存备付金规模达5008.36亿元,比2017年6月初次公布的840.77亿元翻涨了近6倍。业内人士表示,根据央行要求,交存比例本月起还会逐步提高至100%,因此交存规模还有上升空间,预计今年末就会突破万亿元。
从备付金存款规模这一年的增长来看,前半段时间的增量相对并不明显。2017年6-12月,该项指标规模一直在千亿元内徘徊,甚至期间还有过小幅倒退,至2017年底为994.9亿元,仅比初次公布的数据增加了约150亿元。
2018年开始,备付金交存规模转入快车道。根据央行要求,2018年1-4月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交存比例要逐步从20%上升到50%。由此,2018年前4个月支付机构交存备付金规模每个月都跳上一个千亿级台阶,至4月末已达到近5000亿元,而后5月、6月均维持在这一水平。
6月底,央行进一步宣布要求支付机构全额交存备付金。和今年前4个月一样,交存比例将阶梯式上升,至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交存。方正证券固定收益宏观分析师杨为敩预计,到今年12月,备付金交存额就会突破万亿元。
所谓“备付金”,是非银行支付机构预收其客户的待付货币资金,不属于支付机构的自有财产。当平台用户足够多、支付规模不断增长的时候,这笔资金的规模就会十分可观,是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运作好这笔不要利息的负债,也成为支付机构一门划算的“生意”,甚至有一些机构违规挪用备付金用于高风险投资,也因此受到严监管。
对于备付金交存的影响,上游财经专家顾问江瀚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备付金确实是体量不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之前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但从备付金需交存开始起了变化;大型支付机构则基本并不依赖这笔资金赚钱,因为支付本来利润很微薄。易观支付分析师王蓬博也认为,备付金交存对一般支付机构肯定有影响,因为有一部分支付机构实际利息占很大一部分空间,但更多的支付机构还是在靠流水的提成,而几家巨头支付机构则更多将支付当做一个生态的入口,例如做金融和缴费等公共事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