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4.6%,仍位于警戒线以上。流通协会方面表示,4月为传统淡季,市场需求较低,再加上临近北京车展,持币观望的客户有所增加,不利于汽车销售,因此库存指数出现小幅上升。
4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4.6%,仍位于警戒线以上。流通协会方面表示,4月为传统淡季,市场需求较低,再加上临近北京车展,持币观望的客户有所增加,不利于汽车销售,因此库存指数出现小幅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3月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重回高位达到120.92万辆,同比增长11.98%。 “二手车发展仍处于快车道,20%以上的增速不敢保证,但两位数的增长会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肖政三自信地表示。
5月初,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以下简称“流通协会”)发布月度数据显示,4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4.6%,环比上升2.5个百分点,仍位于警戒线以上。流通协会方面认为,4月整个流通行业处于需求收缩状态,库存压力有所增长,市场景气状况欠佳。
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4月为传统淡季,市场需求较低;再加上临近北京车展,持币观望的客户有所增加,不利于汽车销售。另外,部分地区进入农忙季节,农村消费者到店看车率降低,因此库存预警指数仍出现小幅上升。
库存分指数稳步下降 5月车市趋好
从库存预警分指数来看,库存指数、市场需求指数和平均日销量指数较3月有所下降,从业人员、经营状况指数环比上升。郎学红表示,库存预警指数中库存分指数贡献最大,且位于警戒线以上。虽然分指数中有部分数据在4月份有明显好转,但总指数还是在警戒线以上。
在整体库存指数的基础上,流通协会还公布了3月份各区域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其中,北区指数为51.7%,西区指数为57.2%,南区指数为62.9%,东区指数为50.9%。郎学红表示,4月份有清明节,南方地区很多消费者受传统习俗影响不在4月购车,导致预警南区指数上升较多;而西区指数居高不下则是因为购买力不足。
此外,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还发布了库存预警品牌指数。4月合资品牌指数、进口&豪华品牌指数、自主品牌指数较上月均有所上升,其中自主品牌上升幅度较大。郎学红表示,自主品牌预警指数高于其他品牌主要是分化严重:一方面,以吉利为代表的企业一路高歌,一直保持高速的扩张状态;另一方面,部分自主品牌处于大幅负增长的状态,甚至产销处于基本停滞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流通协会还通过经销商信心指数对5月份国内汽车销量做出预测。流通协会方面表示,5月天气逐渐转热,消费者为改善出行环境而产生的购车需求提升;随着“五一”前后密集车展及新车型集中上市的阶段性结束,3-4月份持币观望价格走势的消费者开始进入实际购车消费阶段;5月1日开始,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下调1%降至16%,部分豪华品牌车企调整官方指导价,刺激消费需求。
然而,5月车市不利因素也有很多。“五一”假期结束后,各地的车展活动减少,车价开始趋于平稳;中西部及三、四线城市房价的继续走高,影响汽车销售。因此,流通协会预计5月份市场表现良好,销量与4月份相比有所提升。
3月重回高位 二手车Q1同比增速放缓
经历了2月的同环比双降后,二手车3月重回高位。流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3月,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120.92万辆,环比上升52.30%,同比增长11.98%。受益于此,二手车一季度累计销售319.15万辆,同比增长14.34%,虽然较去年同期22.17%的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发展的快车道。
流通协会秘书长肖政三表示,二手车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国家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克服了二手车发展的制约因素;其次,二手车行业自身的发展,使得经销商坚持不懈的自律、诚信,赢得消费者认可;再次,二手车交易关键的环节的“痛点”引起重视,经过认证的二手车被提供给消费者。另外,我国在2009年处于购买新车“井喷期”,这部分车的更换为二手车车源提供保障。
分车型来看,截止到三月份基本型乘用车仍为主要流通车型,占比为58.90%,其次为客车占比11.16%,货车占比8.93%,SUV占比8.22% ,MPV占比5.97%。相比2017年,基本型乘用车、交叉型车、 其它车和挂车占比所减少。
3月,二手车使用年限在3-6年的交易量最多,占比为41.30%,其次3年内占比为24.91%。另外,随着“限迁政策”的逐步放开,车龄较长的车型流通性有所增加。数据显示,7-10年内二手车占比为23.04% ,环比上升1.31个百分点。
此外,流通协会还通过经理人指数对4月二手车销量加以预测。4月份,部分地区因天气原因,影响了到店客流量。另外,传统淡季二手车市场需求减少,加上受新车车展的影响,特别是新车中老款车型的降价冲击,4月份二手车销量预计将有所下降。
然而,肖政三则坚持认为二手车经理人因为经营规模较小以及价格问题,导致整体预测偏向保守。“二手车发展仍处于快车道,20%以上的增速不敢保证,但两位数的增长会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肖政三自信地表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姜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