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2018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攀升,在我国车市低迷及因安全隐患问题被召回等不利因素下,集团汽车销量保持增长。而11月12日,上汽正式宣布布局网约车市场。
上汽集团2018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攀升,在我国车市低迷及因安全隐患问题被召回等不利因素下,集团汽车销量保持增长。而11月12日,上汽正式宣布布局网约车市场。
上汽业绩再创新高,乘用车市场带动整体销量增长 8月31日,上汽集团披露了2018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其营业收入4649亿元,同比增长17.19%;实现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18.95%。 上汽集团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不断加快,主要得益于其汽车销量的增长。根据上汽集团公布的10月销量显示,上汽集团10月销量为60.18万辆,虽然相较2017年同期的65.72万辆下滑8.4%。不过,鉴于此前月份的良好表现,上汽集团1-10月累计销量仍然达到了574.84万辆,同比增长4.9%。 从集团分公司2018年1-10月汽车销量情况来看,上汽大众累计销量已经达到169万辆,但10月当月同比下滑7.11%;上汽通用累计销量达到161万辆,但10月当月同比下滑9.02%;而虽然上汽通用五菱累计销量达到166万辆,但整体同比下跌了0.96%。 上汽集团在2018年前三季度汽车销量之所以实现4.93%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上汽集团乘用车及上汽大通汽车,乘用车1-10月累计销量已经达到56万辆,同比增长37.81%;上汽大通累计销量突破10万大关,同比上升19.25%。 车市"金九银十"走下神坛,上汽产品被召回 上汽集团汽车近两月的销量下滑与我国汽车市场整体低迷有着莫大的关系。我国汽车市场继"金九"遇冷后,"银十"也走下神坛,整体延续了7月份以来的低迷走势,根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2018年10月,我国汽车销量为238万辆,同比下滑11.7%。 除了受我国汽车市场整体低迷的影响外,9月2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公告称,上汽通用备案了召回计划。召回计划显示,上汽通用决定自2018年10月20日起至2021年10月19日,召回别克、雪佛兰及凯迪拉克品牌车辆,共计332.67万辆,创下中国车市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召回。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9月29日的公告显示,本次召回范围内车辆配备的前悬架下控制臂衬套,在受到较大外力冲击时可能发生变形或脱出,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车辆失控,存在安全隐患。统计数据显示,召回的车辆中有184.15万辆汽车来自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72.37万辆来自上汽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76.15万辆来自上汽通用(沈阳)北盛汽车有限公司。 截至9月29日,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收到586宗相关车型的下控制臂脱销事件;上汽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收到1150宗;而上汽通用(沈阳)北盛汽车有限公司收到891宗。 受到大量消费者的投诉、且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进行缺陷调查和评估认定上汽通用的部分车型存在安全隐患后,上汽通用决定采取召回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问题,召回事件对集团整体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移动出行新战略,给上汽带来新可能? 在车市"金九银十"遇冷,产品被召回等不利因素下,11月12日,上汽集团正式宣布,将推出移动出行战略品牌"享道出行",进军网约车业务,新产品将提供包括技术平台、运营车辆、维修保养、金融信贷、专业保险等在内的网约车业务整体解决方案。 在传统汽车销售渠道疲软的情况下,网约车市场成为传统车企为车辆去库存、业务转型提供一条新的道路。且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以网约车为代表的中国移动出行用车用户规模达到4.35亿人,预计到2020年,移动出行用车用户规模将达到6.23亿人。 社会需求加上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使得人们对网约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截至2017年底,中国网约车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0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720亿美元。 正因我国网约车市场潜力庞大,车企跃跃欲试加快开拓新业务。不仅仅是跨国传统车企,如大众与滴滴签订合作协议、福特智能出行与众泰联姻进军浙江网约车市场;而国内车企,早在2015年,吉利集团便投资成立了"互联网+"新能源出行服务平台-曹操专车。 上汽的"享道出行"定位于中高端客户群体,主打中高端用车服务市场,价格介于滴滴快车和礼橙专车之间。对于上汽集团而言,不仅仅面临着吉利、一汽、东风、长安、长城、众泰、福特、戴姆勒等传统车企布局网约车的挑战压力,滴滴恶性事件造成人们对网约车的不信任及政府对行业监管加重都为上汽带来更大的难度。几乎所有布局网约车的新加入者在初期都需要用烧钱的方式打开市场,上汽也并不例外。据悉,目前"享道出行"推出300元体验礼包,邀请好友可以分享红包,折扣力度非常大。短期之内,上汽的新战略恐怕是免不了为企业带来财务压力,但长期能否凭借作为国内产销规模最大的汽车企业的车辆资源优势及领先的智能化技术深耕移动出行业务,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