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在重返扩张区间。3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综合PMI产出指...
中国经济正在重返扩张区间。3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综合PMI产出指数三项数据通报。数据显示,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重回升势、全面向好。
三项数据为50.5%、54.8%和54.0%,分别较2月份上涨1.3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特别是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再次返回到临界点以上,超过了市场预期的49.6%,意义重大,达到最近六个月的新高。
天首基金分析认为,3月PMI虽改善有部分季节性因素,但1~3月指数平均值均在企稳略升,说明中小型企业景气正明显改善、产需两端均明显回暖、价格指数稳步回升、开工逐渐进入旺季。政府解决融资难、减税及其他支持经济发展的措施正在奏效。
经济整体企稳或将出现在年中前后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依然低于临界点,但已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中生产指数为52.7%、新订单指数为51.6%、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2%,与上个月相比,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说明随着节后企业集中开工,制造业生产活动正在加快、制造业市场需求继续增长、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比上月有所加快;从业人员指数为47.6%,与上个月相比,均略微提升,说明制造业企业用工量降幅略有收窄;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4%,虽仍低于临界点,但比2月份回升了2.1个百分点,说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在减少。
而除PMI指标外,我国3月份其他经济指标也有回升,比如工业增加值、出口等。天首基金对我国经济整体出现企稳期的研判仍维持在年中前后,原因在于目前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制造业投资、出口增长大趋势尚未完全稳定,融资拐点还不强劲,另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旧存在一些不确定性,经济运行的全面复苏仍待时日。
不良资产投资呈悄然升温之势
对于新的投资机会,天首基金认为,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我国不良资产市场今年仍将面临良好的市场环境,经济基本面回归良性以及银行、企业对出清不良资产的意愿上升,在近期已出现了出巨大的对不良资产处置的投资机会,当前正是大有可为的机遇期。
来自之前数据和报告显示,近年来,银行不良资产规模持续攀升,不良率从2014年的1.04%增至2017年的1.75%。2018年银保监会监管力度加大,逾期90天以上贷款强制进入不良,虚假出表的不良资产强制回表。再加上经济增长趋势回缓,贸易战一触即发,不良风险持续暴露。根据证监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年底,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规模已达2万亿,逼近2003年的历史高位,不良率增至1.89%,较2016年、2017年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0.15个百分点,不良风险持续暴露,不良资产将延续高位增长趋势,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容。且由于监管趋严导致过往表外不良回表,处置压力陡增。
本轮金融去杠杆的重要抓手之一,即为严控表外业务。通过对新增表外业务的限制和固有表外业务的整改,防止资金空转套利,要让银行表外业务逐渐回归表内。而表外业务的回归,使得原本隐藏的风险暴露出来,对银行资产负债表造成很大压力,使得银行更加迫切地寻找机会化解风险,从而为特殊资产投资带来更多机会。
作为不良资产的发源地,银行仍是市场的主要参与方。特别是近两年监管机构鼓励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从事债转股操作,预计未来银行在不良资产市场的参与力度和维度都将得到扩大。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华融、信达、东方、长城是我国专门从事不良资产处理的全国性金融机构,由于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全国性批量受让性质,使得其自设立以来就是不良资产市场的主力军。其自2008年全面回归不良资产主业以来,整体新增相关资产投放逾千亿元。
是否在机遇前期入局 将影响财富增长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轮不良资产市场机遇中,伴随着问题资产越来越多元,资管公司的业务模式也更为丰富。现在不良资产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变化,除了来自银行的不良金融资产,违约债券、股票质押爆仓、企业集团的流动性风险都可能产生不良资产供给。不良资产处置可以稳定市场,符合经济运行趋势,同时又能带来较为稳健的收益。
根据不良资产市场发展和国家政策导向,各大资管公司今年应该都会增加对不良资产处置支持力度。根据近年来实际情况,当年实际投入的资金规模往往比计划的更多。
综合这些因素,天首基金认为,当前很多民营投资机构纷纷通过设立私募基金入局,且随着国内金融领域的不断开放,外商投资不良资产途径增加,今年投向不良资产经营板块的资产规模会比去年更大,不良资产市场投资潜力巨大。投资者是否能关注,并在这个新经济周期前期入局,将影响到其未来财富增长的效率。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