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家银行的行动来看,这次降额潮应该是全国性的。”上述银行人士表示,那些存在倒卡、经常刷爆额度、以及违规套现行为的持卡客户还可能被银行的风控盯上,甚至直接被封卡。
“从各家银行的行动来看,这次降额潮应该是全国性的。”上述银行人士表示,那些存在倒卡、经常刷爆额度、以及违规套现行为的持卡客户还可能被银行的风控盯上,甚至直接被封卡。
临近年底,一波信用卡降额潮突然来袭,有的则是被警告要规范用卡。春节假期即将到来,原本是消费旺季,突然降低额度也让不少持卡人反映自己“中招”,“消费能力”大为减弱。当银行信用卡业务渐趋理性,随着信用卡业务井喷而出现的信用卡代偿业务仍在高速行驶,其中隐藏的违规套现、信息泄露、利率畸高等风险不容忽视。
业内人士表示,信用卡透支面临着明确的法律制裁,而信用卡代偿的监管细则尚未明确,这也侧面说明了信用卡代偿业务火热的市场原因。“不过,正因为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一旦与平台发生借贷纠纷,用户也很难维权,最终的苦果还是持卡人自己承担。”从另一个角度看,信用卡代偿业务并不牵扯信用卡主体本身,而是持卡人与代偿机构的一种借贷行为。如果代偿机构有“踩红线”的行为,也同样触犯相关法律和规定。
逾期率上升,多家银行信用卡降额
近日,一位广发信用卡用户向新金融头条反映,其接到短信通知称信用卡额度被大幅下调,“原先15000的额度用了一年都没给提,今天反而降到了3000。”另一位朋友也表示,其融E联的额度从20K降到了10K,捎带着金卡的额度也降到了10K,“短信里并没有说是什么原因,我问了客服,客服给的解释是资产自足”。
新金融头条发现,上述朋友的遭遇并非个例。除了广发银行,不少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工商银行、中信银行的信用卡用户信用额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多半持卡人降幅为50%,可用额度直接缩水至个位数,还有用户收到了银行的规范用卡警告。其中,广发银行的信用卡用户受波及范围最广。对此,广发银行官方给予的解释是,这一次的措施是广发银行根据外部监管和获取外部数据,进行的不定期风险控制。
对此,银行从业人员表示,一般来说应用卡正常使用过程中只会不断提额,“如果信用卡看工资和公积金,那么出现降额可能和收入减少有关;如果是纯信用的话,可能是因为逾期等不良行为导致额度下降。”其表示,信用卡降额封卡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频繁逾期引起了银行的警惕。
根据央行近期披露的2018年《三季度银行支付体系运行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银行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为880.98亿元,占总应偿信贷总额的比例为1.34%。而2014年同期数据仅为357.64亿元,这意味着4年间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规模甚至翻了一番。信用卡逾期大面积爆发。
这一结果与信用卡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有关。近年来消费金融市场大幅增长,银行信用卡的发卡和业务规模亦呈现爆炸式增长。数据显示,自2017年四季度开始,银行信用卡的发卡量同比增速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在20%以上,很多银行在贷款不良上升的同时仍大力发展信用卡业务。随着经济下行,信用卡逾期率上升,风险显现。
“从各家银行的行动来看,这次降额潮应该是全国性的。”上述银行人士表示,那些存在倒卡、经常刷爆额度、以及违规套现行为的持卡客户还可能被银行的风控盯上,甚至直接被封卡。
不过,也有持卡人发现,通常在偿还之后收到的降额通知,如果办了信用卡分期,卡内的可用额度暂时不会下降。有的选择分期的用户则表示还了三期最低还款后额度降了20%。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实际上是在驱使更多客户去选择信用卡分期服务,从而削弱降额带来的连锁反应。
信用卡代偿暗藏风险
业内普遍认为,今年流动性较为紧张、现金贷监管加强,共债问题导致银行信用卡不良率有所上升。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持卡人是因为前期盲目消费,到了信用卡账单出来后才发现无力偿还。此时“信用卡代偿”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
这里面有两个因素导致了信用卡代偿业务有市场。第一、持卡人过度消费,消费行为远远地超过了本身的消费(还款)能力,导致资不抵债,无法在有效的期限内进行信用卡还款。第二、信用卡消费一旦产生逾期,势必会记录到个人征信当中,如果逾期严重会影响到今后的方方面面。为了保持自己征信“干净”,很多过度消费的持卡人选择信用卡代偿进行“拆东补西”。
近年来,信用卡代偿平台快速涌现,一些客户在信用卡逾期无法偿还不了之后,就会找到上述平台申请贷款来还债,之后再分期偿还贷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150余家代偿平台,其中相关网站平台70余家,APP有80余款,甚至腾讯也开始推广自己的信用卡代偿产品“微乐分”。2018年,涉足该业务的互联网金融公司维信金科、51信用卡、小赢科技先后赴香港或美国上市,此外,萨摩耶金服也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式递交IPO申请文件。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信用卡分期的日息为万分之五,即年化18%,但目前部分代偿平台的利率在加上手续费、服务费之后,往往高达年化24%至36%。“未使用利率较低的商业银行信用卡分期,说明其个人资信往往较低,一般属于信用卡的次级客户,或风险偏好较高。”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维信金科对外公布的M3+逾期率分别为10.5%、8.0%和8.7%。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在信用卡利率市,代偿业务的息差空间较窄,这些平台在利率上与银行无法竞争,只能瞄准被银行舍弃的信用卡次级客户,这必将导致高风险定价。从表明上来看,信用卡代偿暂时延缓了逾期风险的爆发时间,但是网贷平台的高利率实际上增加了客户的偿还压力,还可能会使整个信用卡行业风险大大增加。
此外,一些代偿平台可能存在信用卡违规套现的风险。某代偿平台业务员在推广时向新金融头条暗示,只要在其APP上绑定信用卡并导入信用卡账单,对方就可以模拟商家消费的方式将剩余的钱套出来再还回去,从而将当月的账单推迟到下个月还,而用户只需支付平台8%左右的操作费用。
一位业内律师表示,上述套现行为中持卡人一旦被发现将会影响个人征信记录,而提供此项服务的机构可能已触及非法经营罪。该律师分析指出,信用卡代偿本质是借贷业务。“如果利率超高超过法定红线,不管借款人借款用途如何,放款人已经涉嫌“高利贷“。”其表示这种业务的风险依旧很高,“用卡人已经过度消费了,借钱本来就是为了填补空白的 如果再给他超高利率的借贷资金的话,这笔钱他更还不上,风险大。”另外,从贷后管理来讲,信用卡代偿业务如果存在放款人暴力催收的话,同样也涉及到了违法犯罪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修改了恶意透支信用卡定罪量刑标准,明确“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属于非法占有目的,可能构成恶意透支。信用卡透支可能面临着法律制裁,而信用卡代偿还属于法律的灰色地带,这也侧面说明了信用卡代偿业务火热的市场原因。“不过,正因为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一旦与平台发生借贷纠纷,用户也很难维权,最终的苦果还是持卡人自己承担。”该律师指出。
虽然目前监管对于信用卡代偿业务的监管态度尚不明确,行业红利期未知,但可以明确的是,伴随着金融科技的创新、银行外资本的入局,信用卡行业非理性扩张正在被周边业务加速推进,其中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