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换“马甲”变身首付贷 中介一次性最多操作10余家银行贷款

  • 来源:中科财经
  • 发表于: 2020-07-07 15:06:48
  • 责任编辑: lihuiqin

监管层严查消费贷流入楼市,有银行工作人员却为“首付贷”大开方便之门。

监管层严查消费贷流入楼市,有银行工作人员却为“首付贷”大开方便之门。


为了争抢个人信用消费市场,已有多家银行将消费贷利率降至4%以下,低于个人按揭贷款利率。这一利好却被钻了空子,在资金掮客的掩护下,消费贷换了“马甲”成为首付贷。平安银行(000001.SZ)的业务员告诉记者:“可以帮忙在10多家银行同时申请消费贷用于购房首付,累计额度高达200-250万元。”

 

对此,平安银行方面则回复记者称:“我行高度重视个人贷款资金和用途管理,建立并持续强化全流程用途管理体系;若查到资金用途违规,均采取提前收回贷款、终止额度、加收罚息等方式进行整改。”

 

目前消费贷申请门槛低、利率低,如果银行监管跟不上,可能导致消费贷资金挪用于首付贷。因此,金融机构有必要利用金融科技对贷后资金用途、流向进行监控。此外,由于首付贷推高楼市杠杆,早在2016年,监管即将首付贷定义为违法违规金融产品。



首付贷复燃



日前,记者从平安银行业务员李姐(化名)处了解到,“如果想在上海买房,有路子帮忙凑首付款。”这种模式称为首付贷,即购房者首付资金不足时,金融机构等为其提供资金拆借。李姐介绍称,“要在上海买房首付款高,客户可以同时在六大国有行以及股份行申请消费贷,每家银行额度平均下来20万元左右,需要找十几家银行同时操作。”

 

李姐称,“不少客户都是这么做的,如果你要做首付贷,我可以帮你联系其他银行,上海所有做消费贷的银行都帮你操作一遍。其中,中行(601988.SH)、农行(601288.SH)、工行(601398.SH)、建行(601939.SH)四大行都帮你批出来,每家额度在15-20万元,中行最高额度为80万元,但条件较为严格。中行批准额度为50万的客户,需满足‘住房公积金缴存达上限且在上海已经买房’的条件。”

 

贷款申请下来后,李姐继续介绍道,“如果客户是向国有行申请的消费贷,由于它们对资金流向监管较为严格,可以利用POS机将贷款刷出来;股份行的监管稍微宽松些,可以直接将贷款提现,最后将十几家银行消费贷款全部汇总到客户家人的账户中,任何人也发现不了,再以客户家人的身份购买房子,还可以再向银行申请个人按揭贷款。”

 

 “我们会用POS机帮客户将贷款刷出来,消费用途可以为健身或娱乐,只要把相关发票提供给银行告知贷款用途就可以了;取现这块,像我们平安银行、南京银行(601009.SH)、江苏银行(600919.SH)等可以直接取现,比如在平安银行做出50万元额度,今天预约、明天取钱,无手续费。”李姐告诉记者。

 

“现在好多客户都是从我这边贷款去买房”,李姐一再向记者保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国家规定消费贷资金不能流向股市和楼市,但是我们不会过问客户的资金流向。”

 

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银行均下降消费贷款利率,有些甚至低于个人按揭房贷利率。工商银行的“融e借”年化利率低至4.35%;招商银行于6月22日启动的“闪电贷”提款礼活动,利率最低为3.96%。对比来看,根据易居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5月,64个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为5.43%。

 

李姐介绍道,今年疫情以来,国有大行都在降息,有些贷款产品的利率甚至低于按揭房贷款。国有四大行的贷款利率最低为每月3厘,即1万元每月利息30元,年化利率也仅为3.6%。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让国内消费尽快摆脱疫情拖累,监管层加大消费金融支持力度,各商业银行为尽快摆脱疫情对零售业务冲击,以及争取市场份额展开竞争,推动国内消费贷利率快速走低;而国内“房住不炒”基调不变,为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政策目标,需要保持房贷利率整体稳定,这就使得近期市场出现了消费贷利率低于房贷利率的情况。

 

除了消费贷可挪用于购房首付,李姐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方式,即经营贷。李姐告诉记者,经营贷的年化利率为4.5-4.6%,先息后本。但对公司有一定要求,即公司流水需要走对公账户,无避税行为,纳税金额在10万元以上,且公司纳税等级必须达到标准,不能太低。农业银行最高上限是100万,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最高上限300万,直接做企业贷款,之后,将贷款取出买房,贷款买房只查个人征信不查企业的。

 

李姐表示:“我在平安银行上班,如果你到我们银行做贷款,我绝对不能收取服务费,但是如果是国有大行或者其他银行则需要收取一定服务费,一般是三个点。如果客户申请5年贷款,5年一共60期,三个点除以60期,均摊下来每期0.05%的服务费成本,有客户想做贷款,但不接受我们银行的利息,我们可以帮客户在外面做贷款,没人会知道的。”

 

针对上述平安银行业务员参与首付贷,平安银行回复称“我行高度重视个人贷款资金和用途管理,建立并持续强化全流程用途管理体系,在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和监控等环节全面强化用途管控,持续推动贷款资金‘脱虚向实’”。

 

此外,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在我行“三道防线”管理体系下,每笔贷款均接受了我行的用途及资金流向检查,若查到资金用途违规,均采取提前收回贷款、终止额度、加收罚息等方式进行整改。



严打首付贷需多管齐下



首付贷资金来源有哪些?为何市场再次出现首付贷?监管对于首付贷的态度如何?各方需要做出哪些努力打击首付贷?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记者:“首付贷的资金来源比较多,有种情况是通过外部的第三方机构,如理财公司、P2P公司来进行,最终资金还是从银行流出去。从银行本身来讲,不会直接公开给客户首付贷,但银行对这块监管较少的话,装修贷或消费贷就有可能成为首付贷。”

 

“最近市场上资金较为充裕,除了房贷以外,银行额度较多,在贷款上会比较积极,所以出现了较多首付贷的情况。实际上,监管之所以设定首付即为了防范风险,如果所有的购房资金均通过贷款来实现,风险很大,所以首付贷一直被认定为违法违规金融产品,也违背了房地产政策”,严跃进表示。

 

周茂华亦表示,由于消费贷申请门槛低、利率相对优势,可能导致消费贷资金被挪作首付贷,甚至违规流入股市等。但近年来央行等多部门联合采取措施加强消费贷监管,防范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从效果看,有效遏制了消费贷流入房地产。但是只要有“套利”空间,就会有市场,为对冲疫情拖累,支持经济复苏,国内货币政策整体保持宽松,但需要避免宽松货币信贷环境下,局部金融风险集聚及可能产生的后遗症。

 

早在2016年,“首付贷”即被监管认定为违法违规金融产品。当年8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央行等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房地产中介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中介机构不得提供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首付贷等违法违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今年5月9日,《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二十四条提及,商业银行应当与借款人约定明确、合法的贷款用途。贷款资金不得用于以下事项:购房及偿还住房抵押贷款;股票、债券、期货、金融衍生产品和资产管理产品等投资;固定资产、股本权益性投资等。

 

周茂华强调称,消费贷违规流入楼市、股市,违背了政策初衷,即推动扩内需战略,释放国内消费潜力;且消费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削弱了各地政府楼市调控政策效果,助长局部楼市炒作、推升泡沫风险,也使得宏观信贷数据失真,干扰宏观政策决策。

 

“消费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可能导致短期市场虚假繁荣”,周茂华补充道,投资者“借钱”炒股,实际上是加了杠杆,一旦股市剧烈波动,投资者可能遭受重大损失,严重可能对国内短期消费构成拖累;对部分商业银行来说,消费贷违约率可能上升。

 

对此,周茂华认为,监管层需要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金融机构需要加强贷前审批、程序监管,例如:引入金融科技,识别客户消费贷的真实用途;金融机构有必要对贷后的资金用途、流向进行监控;监管层部门可以借助金融科技、大数据技术,完善征信平台信息,为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提供帮助。




相关标签:
余家
首付
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