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车式业绩
作者:秋天
4月17日晚,苏宁易购公布了2019年财报,旗下多个金融版块业绩也随之披露。
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末,苏宁消费金融(以下简称:苏宁消金)营业收入4.40亿元,净利润0.10亿元;苏宁金服营业收入16.62亿元,净利润4.91亿元;苏宁银行营业收入为10.17亿元,净利润为0.76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苏宁的金融业务近几年业绩起伏较大,堪称过山车式业绩。
业绩起伏不定
公开资料显示,苏宁集团在金融牌照方面,已获得包括第三方支付、消费金融、小贷公司、融资租赁、保险销售以及商业银行等在内的至少14张金融牌照,是牌照大户。
苏宁在金融方面的布局分为苏宁消金、苏宁金服、苏宁银行。
首先来看苏宁消金。苏宁消金成立于2015年5月,注册资本6亿元,产品主要包括苏宁易购任性付、苏宁消费金融App、全网通任性付等。
(据公开信息、财报整理)
苏宁消金历经2015、2016年连续两年亏损之后,2017年扭亏为盈,营收为3.84亿元,净利润2.17亿元;2018年全年,苏宁消金营收为7.42亿元,虽然同比2017年营收提升近一倍,但净利润缩水为0.45亿元。2019年,苏宁消金净利润继续缩水,已缩至0.10亿元。
2019年半年报时,苏宁消金方面曾就亏损表示:“一方面因为加强金融科技投入,更换决策系统驱动业务模式创新,科技研发成本同比增加逾50%;另一方面,为了争取流量,上半年对苏宁新增消费场景营销培育投入导致成本上升。”
2019年,苏宁金融业务营业成本占总成本比重为0.34%,同比增长45.98%。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占股15%的南京银行不满意苏宁消金盈利能力,有意退出苏宁消金,将时任苏宁消金总经理的陈鸣调回南京银行。据消金界报道,南京银行正在申请自己的消费金融公司,目前处于监管审批之中。
2019年6月,云南银保监局批准云南红塔银行参股苏宁消金,持股比例15%。但截至目前,苏宁消金股东持股比例仍未有变化。
其次,再来看苏宁金服。公开资料显示,苏宁金服由苏宁易购旗下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理财、保险销售、基金销售、众筹、预付卡等金融业务整合搭建而来。
(据公开信息、财报整理)
苏宁金服2017-2019年营收分别为21.79亿元、31.70亿元、16.62亿元,营收增长率分别为103.64%、45.48%、-47.57%。
其净利润增长率由2017年的4518.18%下降到2018年的-30.91%,然后又恢复到2019年的39.89%。
2019年9月27日晚间,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苏宁金服完成增资扩股工作,合计募资100亿元,投后估值达56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增资之后,苏宁易购持有苏宁金服41.15%的股份,苏宁金服不再纳入苏宁易购的合并报表范围。
对此,外界也有苏宁金服为将来独立上市做准备的猜测。
最后来看苏宁银行。苏宁银行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为40亿元,主要有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微商金融、财富管理四大类核心业务。
(据公开信息、财报整理)
目前,苏宁银行年度净利润仍为亿元以下。截至2019年末,苏宁银行营业收入为10.17亿元,净利润为0.76亿元。与之相对比的是,成立于2016年末的四川新网银行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6.67亿元,净利润11.24亿元。
曾强制员工卖货
或因为业绩压力较大,今年2月份,苏宁任性付推出24期免息活动,拉动业绩。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月27日,24期免息政策拉动苏宁易购订单量同比增长了700%,分期付款订单占比超过了总订单量的4成,其中24期分期占比达81%。
不过,苏宁消金依托苏宁易购实现获客增长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长达2年的免息期,且客户留存量难以保证。
苏宁曾强制苏宁金服、苏宁银行、苏宁消金包括研究院在内的所有员工在朋友圈卖货。
据当时消金时代获得一份截图显示,集体卖货促销活动从2月27日开始,2月29日结束,考核期间人均要求保底2单,且订单总额达到1000元以上。高管本人不能低于6000元销售目标,最好达到10000元,部门经理3000+,员工2000+。考核维度为,包含依托推客App、苏小团App、云店小程序进行的社群销售。
消金时代也在朋友圈注意到,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研究员,均在朋友圈卖力营销,物品从防护镜到数码3C都有。此次活动为强制参加,达不成目标自己买也算,因此遭到不少员工吐槽。
但苏宁方面认为,疫情当前,推客等社交化、互联网化的销售工作是实现销售发展的重要手段,全员营销也是集团层级的第一次大练兵。
此次全员营销,也反映了苏宁在疫情之下业绩方面的压力。
苏宁易购在2020年一季报业绩预告中称,一季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公司各地家电3C、百货门店根据地方疫情管控规定进行了阶段性暂停营业或者缩短营业时间,销售受到较大影响。
公司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一方面通过直播、苏宁推客等互联网工具大力发展离店销售;推出家电3C产品24期分期免息、发放消费券等多种方式激活消费需求;配套物流、金融等扶持政策,加快平台商户的招商入驻。
整体来看,公司报告期内商品销售规模同比略有增长,线上平台商品交易规模同比增长12.78%。
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