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结束一周了,有不少“非理性消费者”要开始退货退款了。如今居民的消费能力真的不可想象,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的确比过去十几年要高...
“双11”结束一周了,有不少“非理性消费者”要开始退货退款了。
如今居民的消费能力真的不可想象,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的确比过去十几年要高很多,由此居民的消费能力显著提升,但轻松透支信用来“买买买”,同样成为了很多人更愿意花钱的原因。
大幅超过收入的负债式消费,从长远看是一定是在透支未来的“内需能力”。而一场“双11”狂欢过后,亟需对“过度消费”风险重新审视。
审视风险前,首先要肯定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0万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76%,消费已连续5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而消费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并扩充了消费经济的内生动力。消费金融服务的本意,是通过居民的“适量负债”来撬动消费市场,居民可以通过提前消费的方式,去实现或者体验更好的生活,实现更多的个人价值。
消费金融的本质和初衷是好的。
1
是否每个借款需求都该被满足?
答案:当然不是。
那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根本没有“自控能力的人”贷到了款?
实际上,对于早期消费金融而言,如果一味地提高准入门槛,势必会降低审批通过率,从而大幅提升获客成本和运用成本。
前期消费金融风控的重点在于“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上。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当时并不能详细的掌握用户的收入支出能力,说白了这是一个当时的“数据孤岛”;而逆向选择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客群定位,要保证申请的客群和产品目标客群是一致的,避免产品与客群不匹配而造成欺诈风险。
乱象确实有,但在经过几次行业清盘和洗礼后,伴随着监管“铁靴”以及科技赋能,消费金融越来越走向合规化。其中,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作为领头羊,为消费金融行业的合规化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消费金融行业“金融+科技”的属性进一步凸显。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行业多数机构2019年全年研发投入占比均达到了5%以上,几乎全数机构实现了智能化营销和贷后管理以及大数据化的风险控制,部分机构实现了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法院催收等“尖端”应用,少数机构更是实现了金融科技的对外输出,赋能消费信贷全行业。
非常最具代表性的持牌机构——马上消费,自创立以来一直坚持自主研发且多项技术实现对外输出。值得一提的是,其自主研发收入偿债比模型已成功融入马上消费的风控体系,成为业务部门做出信贷决策的一个重要变量,通过动态地时时关注分析每个用户最新的收入偿债状况,避免他们过度负债影响自身偿付能力,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合理适度授信,为他们创造理性消费与健康消费的良好环境。
2
实际上,“过度消费”“盲目消费”并不可怕,可怕的具有这种观念却不自知,从而造成个人过度负债。
往往越方便、越舒服的事物,就意味着“边界”的缺失,也就越容易沉迷。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曾经用现金支付变为手机支付,的确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让消费者对资金的掌握程度变得越来越差。当资金变成了一组数据,特别是在不见现金的情况下,很难理性地对待自己的资金以及信用借贷额度,仿佛有花不完的钱,可一旦资金告急,往往会影响工作和生活。
就像刚过去的“双11狂欢夜”,根据消费欲望的不同,或多或少大家都狠狠“剁了一次手”。不过“剁手最狠的”必然是这一群人:他们成长于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大多信奉“活在当下”的生活理念,花钱太方便也助推了他们的超前消费意识。
《联合早报》报道,中国“90后”正不知不觉陷入超前消费,报道援引西方机构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90后”平均负债达人民币12万元,债务与收入比高达18.5倍。
另外,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全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已飙升至854亿元人民币,是10年前的10倍多,这些逾期借款人中,“90后”几乎占了一半。
如果按照这两组数据,不加以节制继续下去,90后的过度负债将会越来越高,并不利于中晚年的生活。此前监管将民间借贷利率上限定位LPR的4倍15.4%,实际上也在寻求一个理性的平衡,严格把控,避免社会出现过度负债。
如果说“盲目消费”是一种心理问题,那么次月还款时也一定不是快乐的。
对于消费者而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对于消费金融行业而言,只有减弱或者杜绝这一“隐患”,才能真正更好、更“有度”的发展。
教育市场是消费金融行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环,马上消费作为头部持牌消金率先做出表率,通过各渠道宣导金融知识,消费者可了解与自身息息相关的金融知识,科学理财、合理消费。
在用手机消费的“无感支付”时代,如何判断自己已经过度负债,马上消费给出了两个判断的方法。
首先,要判断自己否能一次性还清所有债务。若不能一次性还清所有债务时,就要特别小心。即便每月的收入能够刚好覆盖债务,但收入难免会有波动,一旦出现问题便无法及时还款;其次,个人信用卡和网贷大额消费是否超过3笔。如果在每张信用卡上花费超过额度的70%,就应该特别注意。如果这种大额消费超过3笔,便不利于还款,也不利于提额。
树立文明科学的消费观,只为必要的事负债,对于那些可有可无的消费负债,应该认真思考,量力而行。同时,马上消费建议消费者,每个人持有的信用卡不要超过三张,而且最好根据额度和功能分开使用,将个人负债率尽量控制在50%以内。
消费金融行业想要更好的发展,一定需要行业中多方角色的共同努力。在监管的把控和科技的加持下,消费金融风险愈加可控。那么,作为消费者更应该理性消费,共同维护好消费金融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