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亿欧导读 ] “躺着赚利差”就催生一个畸状——支付机构开拓新支付场景的动力不强,更有甚者为了提高备付金的收益,违规挪用备付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参与过桥贷款,甚至投资高风险证券类项目等,而这也是央行加强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监管的原因。
近期,Fidus团队的研究人员在OnePlus(一加手机)论坛上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帖子。在这个帖子中,很多论坛用户表示他们在2017年11月份曾在OnePlus官网上进行过信用卡消费,而随后信用卡欺诈事件便发生在了这些用户的身上,所以他们才在论坛中发帖询问社区中是否有其他用户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剧透:很多用户都遇到了这个问题)。
[ 亿欧导读 ] 2014年开始,央行对第三方支付的态度发生了变化,随即出台相关政策进行了规范,明确指出了第三方支付行业只能是中国支付体系的补充。在牌照收紧,监管日趋严厉的当下,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趋势发展将会如何?
在二维码进军交通领域前,不少人认为NFC是公共交通移动支付最好的方式。但随着“扫码乘车”的方式不断深入人心,NFC的交通领地也受到了挑战。而这一切,和支付宝、微信这两个磨人的小妖精是分不开的。
“微信还是支付宝?”临近春节,超市收银台忙得不可开交,当收银员头也没抬地问出这句话,58岁的韩女士刚刚掏出一百元纸币的手“愣”在了半空中;此时,正在逛商场的马女士突然想到还没给老家的小辈们准备现金红包,想就近找一台ATM机取点现金,却发现之前在商场入口放置的一台ATM机不知何时被撤掉了。
994.9亿元——这是央行调查统计司2017年度统计数据里,支付机构在去年12月末上缴至央行的客户备付金存款规模。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喜欢通过出国旅行的方式陪家人度过春节假期。对于海外各地而言,中国人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消费需求,更带来了以移动互联网和电子钱包为基础的“中国式支付”。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银行卡、信用卡等国外支付方式通过广东等沿海地区传到中国;现在,则是微信红包、支付宝等“中国式支付”引领全球消费者支付潮流。这“一进一出”之间,既体现了中国对外开放不断加深的格局,也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整体实力已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