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1月17日讯 中国银联17日发布《2017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移动支付场景更丰富,打车出行、外卖支付新晋为高频场景,金融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指纹等生物识别技术有逐步取代传统密码的趋势。
【财新网】(记者 任蕙兰)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的移动支付交易额高达149.15万亿元(约22.7万亿美元),已经超过美国及西欧国家2021年的交易预估值总量。随着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使用移动支付,伴生的风险也在不断升级。人们的支付行为存在哪些安全漏洞?如何在网络诈骗发生后及时止损、化损?这些都成为关注焦点。
秒速完成交易、无押金随时租赁、指纹代替繁琐密码……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的移动支付,正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与便捷。据工信部数据统计,截至去年10月,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超81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之首。同时,中国移动支付还不断向全球迈进,已覆盖超3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核心研发技术更是地道中国造,越来越多地人们真正可以享受到“一部手机行天下”的便利。
上周,我和林意(馨金融小编)一个去了日本旅行,一个回了老家探亲。回来一聊发现,大家印象最深的,既不是岛国的风光,也不是东北的萧条,而是愈发白热化的移动支付大战。
随着移动支付的蓬勃发展,便利、普惠的金融服务成为民众感知幸福的新来源。据高盛相关报告估算,2016年中国至少40%的零售交易通过第三方支付完成,且75%的交易额通过手机完成。交易规模位居全球之首的中国移动支付重塑着民众的消费习惯,更被世界点赞。央视曾在国家形象报告里公布,中国“由移动支付和共享经济引领的经济生活新模式”成为海外民众认可的加分项。
凤凰网财经讯 据日经中文网报道,围绕智能手机支付的竞争愈演愈烈。索尼正在向中国和韩国的智能手机厂商推广无线通信技术“Felica”, 访日游客最早可于2019年使用。以亚洲为重心,用户很多的二维码型支付也开始普及,在现金主义根深蒂固的日本或将拓展市场。
央行官网近日公布了第五批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续展结果,其中21家机构顺利续期,又有四家支付机构未获续展。至此经过五批支付牌照续展后,央行总共已注销28张支付牌照,支付牌照剩余243张。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8〕16号),扩大了II、III类账户的应用范围。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魏倩)17日,中国银联发布《2017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5成以上的消费者通过手机支付完成线下购买实物、信用卡还款、外卖、打车及充值缴费等日常支付。其中,打车、叫外卖是90后、80后常用场景。